玲珑雪 > 历史军事 > 三国:咸鱼赘婿,被吕布偷听心声 > 第二百六十章 召名士齐聚洛阳

第二百六十章 召名士齐聚洛阳(1 / 2)

周瑜的回答明显就是在说,这件事他们在这里商量,效果并不是很大。

最终的一切,还是要让天下人明确的接受这样的理论才行,这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做成的。

首先就需要让整个朝局向着这种思想靠拢,然后才能逐步奠定这个学问的地位。

在这么长的时间之下,如果天下人不认可,只有当权者推行的话,那么结果可想而知。

毕竟经过这么多年,儒学已经奠定了自己的地位,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习儒学的人最多。

不过现在的儒学跟后世的儒学可是不同的,相对的更加贴近于孔子的主张。

强调德政,重视礼治,推崇皇权,这一套思想,对于君主来说,是最为适合的。

而不像后世那样,一味地强调仁义道德,要知道当年孔老夫子还带作战。

完全不是跟以后一样,儒家学子歧视武人,这一切都是当权者造成的后果。

就像后来的大唐一样,多少读书人都是上能领兵作战,下能入朝为官。

这样的入学,才是值得推行的,不过现在就是需要找到合适的人,王肃就是人选之一。

陈宫此时思虑良久,然后开口建议道。

“彻侯可以让各家的名家大儒,将自己的想法写成奏本递交上来,然后从中选出合适的进行推行,这样一来,可以让天下人信服,二来也能让这些读书人没有什么抵触之心。”

陆鸿听完之后,只是点头表示同意,然后又对贾诩问道。

“文和兄你认为什么样的学问,才适合成为国之根本?”

听到这个问题,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到了贾诩的身上,等着他的回答。

已经是满头花白的贾诩,捋这自己已经稀疏的胡须,沉吟了一下,然后这才说到。

“学问无分好坏,重要的是学习学问的人,从中学到了什么?用人不在乎门派之分,而在于能力之分,于国而言学问需要让人知道,何事可做,何事不可做?武帝之时,因为百官上朝的服装都不统一,没有礼法的约束对于皇帝敬畏之心不足。从这一点上来看规,规矩是十分重要的。至少要让大多数的普通人知道上下尊卑,也可以让人从中知道为人之本。”

这意思已经说的很明显了,儒学是所为合适的核实,并不是说他满意,而是说对于国家来说,这是需要的,因为在此之前贾诩也说了,用人不在乎门派之分。

毕竟在中国的历史上,各家各派可是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人物,如果再用人而言,各家各派都有其优缺点,但是于国而言,儒学却是更加值得推崇的。

至少在现阶段而言,所谓的人人平等之类的,那是一定不合时宜的。

生产力地下只是一个方面,另外就是交通各个方面,对于很多事情,根本就不能做出及时的反应,如果有心之人借着宣传学问的方式,来夹带私货,等到发现的时候估计已经晚了。

所以必须要有一个规矩和标准,让各地官员知道应对这种事情的时候应该如何做?

毕竟法律不是万能的,它只是做人的一个最低标准,触犯了就要接受惩罚。

除此以外,人要对自己有一个更高的目标追求,要不然的话,对于凡事都没有敬畏之心。

那行为做事就会凭借个人的喜,整个天下就可能乱套了,中国有句俗话说众口难调,众口难调就是这个道理,如果自由平等,已经凌驾于整个社会的普世价值观之上。

试问一下战争来临的时候,凭什么让自己去当兵保家卫国,而不让别人去?

能够说出这样的话,就说明这些人是完全以自己为中心,对于整个国家以及整个种,毫无责任之心,连弱小的蚂蚁都知道,为了自己的种群需要牺牲个人的某些利益。

想一想后世有些人的言论,让人感觉不但是低能而且可笑,背弃自己祖宗的人也是大有人在。

其中还不乏是一些所谓的精英分子,出现这一切,不过就是所谓的过于强调自由造成的。

曾经有一段时间,陆鸿也是以为儒学限制了整个历史的进程,但是到了现在这个地步。

他很明白如果没有一个学问成为整个国家的基石,将所有人的思想统一起来。

那么这个国家认同感就会十分的低,充当带路党的人也会越来越多。

后来的儒学,就是因为走歪了路子,过于迎合当权者的需要,而把整个儒学推上了一个极端。

在这一点上,陆鸿有着清醒的认识,所有人把自己的意见表达以后,他才开口说道。

“那就按照公台兄所说,召集天下的名学大儒前来洛阳,先让把各自的主张写成奏本,递交上来,然后再让各家对此进行辩论。”

消息传出之后,各地的名学大儒都前往洛阳,更有不少人自发前往,都是想要为各自的学派尽一份心力,毕竟现在的儒学也是分支众多,争论不休。

最新小说: 唐时明月宋时关 我的爷爷朱元璋 爹,天冷了加件皇袍暖暖身 东周策 好!朕的傻儿子终于造反了! 三国:家父董卓,有请大汉赴死! 大炎护国皇太子 三国:鬼背郭嘉,虎牢关手撕吕布 炮火弧线 斯特拉瑟的红色德国